首页 资讯 正文

带着晨露的阳新虾,抢鲜武汉大市场

体育正文 94 0

带着晨露的阳新虾,抢鲜武汉大市场

带着晨露的阳新虾,抢鲜武汉大市场

荆楚网(湖北日报(húběirìbào)网)讯(记者 田城 通讯员 向能来、张丕兴)5月(yuè)24日凌晨,位于阳新县浮屠镇北煞湖的黄石北富生态种养殖(yǎngzhí)股份有限公司在(zài)薄雾中苏醒,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的标牌在晨光里闪烁微光。 头戴探照灯的工人们划着(huàzhe)小船穿梭于波光粼粼的水面,抄网精准兜住活蹦乱跳的小龙虾,这些红壳精灵扑腾着溅起(qǐ)水花,仿佛在为新一天(yītiān)的旅程欢呼。 在公司集中供应中心,机器推动传送带飞速运转(yùnzhuàn)。身着蓝色工装(gōngzhuāng)的分拣员眼疾手快,将小龙虾按大小、品相分类,转眼间(zhuǎnyǎnjiān),它们就被送入恒温冷库“冷静”片刻。 每天,带着晨露的阳新虾通过冷藏运输(yùnshū),登陆武汉大市场。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供图 一旁的(de)冷藏车早已发动引擎(yǐnqíng),销售经理兼司机的郭兵轻拍方向盘笑着说,“这批虾到武汉还带着北煞湖的晨露。”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(cìpò)云层,12000斤(jīn)小龙虾已踏上通往全国20多个城市的冷链专列,而这背后,是北富十年如一日对生态养殖的坚守(jiānshǒu)。 时间拨回2014年深秋,阳新人刘富国站在北煞湖的荒滩(huāngtān)上,脚下是黏腻的泥土,眼前(yǎnqián)是成片待垦的洼地。 “就用这湖水养出金疙瘩!”他暗自(ànzì)下定决心。 他带着20多个村民,用最(zuì)原始的铁锹挖开了创业(chuàngyè)之路。初期的挫折如同夏日暴雨,一场突如其来的病害让半数虾苗死亡。 刘富国连夜驱车100多公里(duōgōnglǐ),从华中农业大学请来专家“把脉问诊”。也(yě)就是从那时起,北富开启了与高校的深度合作,走上了生态(shēngtài)养殖的创新之路。 在阳新县水产服务中心的支持下,养殖虾稻的田间竖起了太阳能杀虫灯,如同繁星坠落人间;用(yòng)黄板诱捕害虫(hàichóng),给稻田装上“绿色(lǜsè)卫士”。 这些绿色防控举措,让北富的养殖(yǎngzhí)基地不仅产出优质农产品,更成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(hé)生态养殖示范区的标杆。 在这里(zhèlǐ),“虾旗稻”大米蒸煮时满屋飘香,连续三届摘得武汉农博会金奖;“北富龍”龙虾更是在杨凌博览会上,从全国千余种农产品(nóngchǎnpǐn)中捧回(zhōngpěnghuí)“后稷奖”。 每一份荣誉,都印证着这片土地对生态理念的(de)践行。 不起眼(bùqǐyǎn)的(de)虾和稻,“烹饪 ”出一道道让人眼前一亮的“大餐”。 通讯员 供图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(zhōngjiū)有限。 2018年春天,刘富国敲响了128家虾稻合作社(hézuòshè)的门,在北煞湖的展示厅里,他摊开手绘(shǒuhuì)的“虾稻联盟”蓝图:“单打独斗闯不出路,咱们抱团才能(cáinéng)闯出路。” 就这样,阳新“虾稻联盟”应运而生,北富(běifù)不仅分享种养秘籍,还牵头成立阳新县稻虾(dàoxiā)协会,建起现代化集中供应中心。 如今(rújīn),这个供应中心就像精密运转的“农业大脑”,每天调度着来自10万多亩(wànduōmǔ)的鲜虾,通过冷链网络织就的“高速路”,将阳新(yángxīn)味道送上全国餐桌。 在北富的育苗基地,技术总监刘富民小心翼翼地将新(xīn)培育(péiyù)的虾苗倒入池中。 这些凝聚着六项专利技术(zhuānlìjìshù)的“科技虾”,正是北富与(yǔ)高校联合攻关的成果。 “稻—虾(xiā)— 鳖”“稻—虾—鳝(shàn)”等创新模式,让一亩田产出过去三倍的效益。 在启明星农业合作社,脱贫户陈敬志擦拭(cāshì)着新购置的收割机,笑得合不拢嘴:“在这儿干活,既能照顾(zhàogù)家里,还供出了大学生。” 暮色降临(jiànglín),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的(de)北煞湖恢复宁静。 刘富国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,看着(zhe)远处成片的稻虾田泛着金浪。 墙上36块奖牌在(zài)灯光下(xià)熠熠生辉,其中“全国农村创业园区”的牌匾格外醒目。 10年前的荒滩,如今已成为(chéngwéi)年产值(niánchǎnzhí)超3000万元的“农业王国”。 当冷藏车的尾灯消失在公路尽头,刘富国拨通了(le)明天的订单电话。 在国家级示范区的(de)金字招牌下(xià),新的传奇,将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继续书写。
带着晨露的阳新虾,抢鲜武汉大市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