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浙江:多维“叙事”做好大运河文章

体育正文 160 0

浙江:多维“叙事”做好大运河文章

浙江:多维“叙事”做好大运河文章

大运河杭州(hángzhōu)段。拱墅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(zhōngxīnwǎng)杭州5月30日电(记者 王逸飞(wángyìfēi))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29—30日在北京举行,京浙两地政产学研代表、文化名人以及(yǐjí)外国友人等参加(cānjiā),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擦亮大运河这张中国文化名片。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、线路最长、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。把大运河这(zhè)篇文章做好,是运河沿线8省市的共同(gòngtóng)责任。近年,在大运河的最南端,浙江着力讲好大运河文化保护、传承、利用的多维“叙事”,让古老的大运河在这里不断焕发(huànfā)出时代新风貌(xīnfēngmào)。 构建大运河生态文明(wénmíng)美好图景 把(bǎ)大运河这(zhè)篇文章做好,保护是基础。近年,浙江着力提升大运河系统性保护水平,大运河生态文明美好图景加快构建。 在杭州市京杭运河(杭州段)综合(zōnghé)保护中心,“数智运河——大运河(杭州段)世界文化遗产数智管理系统”的大屏将大运河的每个细微处(xìwēichù)都“数字化”,哪里有植物病害或存在裂痕(lièhén),都可及时处置。 这是浙江以数智赋能运河保护的(de)探索。目前其已完成与交通、生态环境等7大部门、12类数据的实时共享(gòngxiǎng),建成(jiànchéng)遗产综合保护、格局管控等智慧应用场景,达到“一个平台管运河”的目的。 前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系统(xìtǒng)采用倾斜射影测量、大场景三维激光扫描(sǎomiáo)、无人机航测(hángcè)以及Cesium动态加载等技术,可将遗产点三维场景与监测数据相结合,精细化实现本体监测的数字孪生,让监测数据“活起来、会说话(shuōhuà)”。 同时,系统综合采用(cǎiyòng)水下无人船搭载声呐技术、“掌上运河”数字巡查(xúnchá)APP、无人机空中巡查、卫星遥感及图斑对比等技术设备,全方位(quánfāngwèi)采集大运河(dàyùnhé)日常监测核心数据,全面提高监测信息的完整度、针对性和实用性。 作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(de)发源地(fāyuándì)和率先践行地,近年浙江持续强化大运河综合治理。 该省严格落实大运河(dàyùnhé)核心监控区建设项目管控(guǎnkòng),大运河沿线5市均完成并发布“三线一单”动态(dòngtài)更新方案;开展大运河沿线631公里集中工业污水处理(wūshuǐchǔlǐ)设施配套管网隐患排查和综合评估,实现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设施“全(quán)覆盖”,5市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99.3%。 在深化生态(shēngtài)保护修复(xiūfù)方面,浙江(zhèjiāng)大运河沿线5市共完成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116公里,建成13个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,5市均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评估。 外国友人在拱宸桥畔拍照。(资料图)王刚(wánggāng) 摄 赓续千年文脉融合古今(gǔjīn)风采 大运河记录(jìlù)着沿线一座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。在浙江,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(bǎohù)传承利用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(jiànshè)工作的推进,正让大运河在“传承”的叙事中,不断散发融合古今的风采。 传承,体现于“黄金水道”功能的(de)延续。 不久前,京杭大运河杭湖游线启动试航,这是时隔30年后(hòu),民众再次可从杭州坐船去湖州。杭州市公路与港航管理服务中心航运处处长俞凌枫介绍,“杭州人(hángzhōurén)对乘船出行有深厚情怀和人文记忆(jìyì),去年9月我们就开始谋划这条线路(xiànlù)。” 大运河被称作“活着”的文化遗产,原因之一便是依然保持着运输(yùnshū)功能,其也是运河文化的重要体现方面。近年,浙江推动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(tōngdào)通航,打通(dǎtōng)了全省内河千吨级航道(hángdào)网的关键堵点,开辟了联通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二水运通道;加快推进(tuījìn)杭甬运河新坝二线船闸建设,预计2025年底船闸主体工程将交工验收…… 传承,体现于文化研究(yánjiū)的持续开展。 去年,浙江挂牌成立浙江省大运河文化(wénhuà)研究院,整合(zhěnghé)全省学术研究资源,打造具有国际视野、浙江特色的(de)大运河文化研究高端智库,目前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10项。 努力(nǔlì)打造(dǎzào)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带的浙江,还(hái)对(duì)沿线文化资源进行深挖,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大运河浙江段5个河段、326公里河道、13个遗产点的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,重点对良渚、吴越、宋韵等文化元素进行挖掘整理。 传承,体现于留住文化韵味、延续(yánxù)繁华风貌。 在绍兴的浙东运河文化园,这里新建起浙东运河博物馆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,博物馆工作人员会沿着运河寻找带有(dàiyǒu)历史痕迹的建筑、物件,也会走访(zǒufǎng)运河边的百姓,发掘大运河(dàyùnhé)民间故事。 杭州拱墅因运河而兴,历史上南北贸易的汇聚,让这里成就了“钱塘自古繁华”的盛景(shèngjǐng)。而今,该区依托智当地慧网谷产业集聚效应,发展(fāzhǎn)数字创意、动漫游戏、工业设计、文化娱乐等文化产业;引入社会资本参与,在电(diàn)竞、现代广告(guǎnggào)、数字内容等产业布局大运河文化主题项目,持续催生出新(xīn)业态新产业。 杭州拱墅开出交响乐游船(yóuchuán)。拱墅区文广旅体局供图 还河于民(yúmín)让大运河成为幸福河 大运河(dàyùnhé)(hé)(yùnhé)是景观河、生态河,更是人文河。这些年,让大运河成为“人民的运河”“游客的运河”的理念,在浙江不断厚植。流淌千年的大运河,已成为民众的幸福河。 临近端午假期,嘉兴南湖区的(de)船游环城河人气越来越旺。乘坐画舫(huàfǎng),人们可以看到数十处景观(jǐngguān),古建、灯影交相辉映,领略一座城的历史文化变迁。 船游讲解员何佳丽出生在运河畔,每次泛舟(fànzhōu)河上,她都会把运河的故事讲给游客听。“现在河水变清了(le),沿岸景观的开发打造,让大运河越来越美。把家乡的故事讲给游客听是(shì)一件幸福的事。” 当下,浙江正以品牌培育为抓手,打造大运河文旅(wénlǚ)深度融合场景,推进(tuījìn)文化旅游深度融合,让人流沿着文脉,人气(qì)跟着文气,打响大运河浙江段特色IP。 目前,该省已打造(dǎzào)杭州运河(yùnhé)水上游线、宁波三江水上夜游、嘉兴(jiāxīng)古运河水上游等精品旅游廊带标志性文旅项目,绍兴市打造28条运河水上精品游线,总里程达118公里。 由杭州钢铁厂工业遗存(yícún)变身而来的(de)大运河杭钢(hánggāng)公园,保留了高炉、焦炉、筒仓等标志建筑。去年,在这里举行的风暴电音节、草莓音乐节累计吸引(xīyǐn)观众超6.1万人,拉动消费约2亿元。今年,其精心规划了包括文化季、潮流季、户外生活季、赛博季在内的全年系列活动。 在附近居住了10多年的叶闵,是(shì)杭钢公园各种活动的常客。“2005年我搬来的时候,周边还有很多工厂旧址。后来随着河道治理的推进(tuījìn)、申遗的成功,大运河变得越来越(yuèláiyuè)好,人气也越来越旺。” 近年,浙江还加快大运河步道建设,2024年大运河沿线5市新增滨水绿道243公里,让越来越多民众喜爱上“走大运”;在(zài)丰富文化供给方面(fāngmiàn),先后举办“千年国脉·古韵今辉”纪念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(shízhōunián)主题(zhǔtí)展、中国大运河文化市集、大运河国际诗会,推出舞剧(wǔjù)《遇见大运河》、电视剧《运河边(biān)的人们》、大型话剧《北上》等,让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愈发多彩。 今年,浙江省委(zhèjiāngshěngwěi)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,建设“5个新高地”的战略目标。其中,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就是“建设中华民族传统(chuántǒng)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(fāzhǎn)新高地”的重中之重。这样的久久为功,为千年大运河赋予着(zhe)无限生机,也将令其创造无限可能。(完)
浙江:多维“叙事”做好大运河文章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