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烽火记忆丨起来!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河北!

体育正文 267 0

烽火记忆丨起来!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河北!

烽火记忆丨起来!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河北!

在沧州市第一中学,每届新生都会在校史馆上入学第一课(dìyīkè)。 这所学校的前身,是沧县省立二中(èrzhōng)。自1913年建校起,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在这里吸收(xīshōu)新思想、新文化,1926年,津南地区(dìqū)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就在此成立。 夏日(xiàrì)的校园,绿意盎然,生机勃勃(shēngjībóbó)。走在校史馆“红色历程”展厅,一张张老照片、一篇篇文字,把一段(yīduàn)反抗陈腐、追求进步的澎湃岁月,推到人们面前。 “九一八”事变后(hòu),沧县省立二中师生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(huódòng),图为潘芷汀(左)和同学在撰写讲演稿。 省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1931年春(niánchūn),生物学教员王振华走进教室,他环视一周,还没讲话,后排一个学生便问:“王先生,谈谈时局吧(ba)!” 休学一个学期回校(huíxiào)的学生潘芷汀有些诧异。 “我从未经过(jīngguò)这样(zhèyàng)的事,老师还没(méi)开口,学生先发话;除了上正课,还能听到国家大事分析评说。”潘芷汀在回忆录中写道,这学期开始,学校的空气不同了,一股革命热流涌了进来。 1931年,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一年,社会动荡加剧,震惊中外的“九一八”事变爆发。9月19日,日军(rìjūn)占领沈阳,随后几天侵占长春(chángchūn)、吉林等(děng)20多座城市及周围地区,4个(gè)月后,东北三省全部沦陷。 外敌入侵,国土沦丧,当时的国民政府却严令(yánlìng)“不抵抗(dǐkàng)”,全国人民群情激愤。 生死存亡关头,中国共产党率先发出抗日宣言,号召(hàozhào)组织群众的反帝(fǎndì)运动,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(dǎjī)。处在日军(rìjūn)侵略前沿的河北人民,在一大批爱国志士带领下,响应号召,冲破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禁锢,掀起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。 一张潘芷汀和同学一起(yìqǐ)撰写讲稿的照片,记录下他们立志报国、投身(tóushēn)时代洪流的青春面貌。 “‘九一八’事变对学校师生震动很大。”潘芷汀记录,沧县(cāngxiàn)省立二中召开全校学生大会(dàhuì),决定停课举行反日示威游行,开展抗日救亡(kàngrìjiùwáng)宣传活动。潘芷汀与同学组建宣讲队,分南北两路深入津南地区,在车站、广场、农村张贴标语,进行演讲(yǎnjiǎng)。 山河破碎抗争起。谴责侵略行径、要求抗日的呼声(hūshēng)遍布河北各地。 张家口、滦县、迁安等(děng)地(dì)召开各界民众抗日(kàngrì)救国大会;正定、藁城、晋县等地学生纷纷建立抗日救亡团体;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、育德中学、同仁中学、永年省立十三中等校学生组织大批宣传队、远征队,走上街头、深入(shēnrù)农村展开抗日宣传。 与此同时,省内工农群众抗日救亡活动迅速(xùnsù)发展。1931年9月(yuè)22日,开滦(kāiluán)矿工会发出抗日通电,呼吁同胞共挽危局;巨鹿县30名党员成立抗日救国会,进行抗日示威;张家口工人(gōngrén)举行大规模游行,唐山、保定等地工商界成立对日经济绝交委员会。 一时间,河北大地上抗日救亡(kàngrìjiùwáng)组织纷纷建立、扩大。 “鬼子(guǐzi)要是来了,俺们拿起扫帚也(yě)要和他们拼!坚决(jiānjué)不当亡国奴!”潘芷汀始终忘不了,同学们在台上演讲,台下村民高声回应的那一幕。 空前的(de)民族灾难,唤起了(le)空前的民族觉醒,不屈的燕赵儿女同仇敌忾,积极酝酿武装抗日斗争。 1931年9月29日,石家庄(shíjiāzhuāng)正太铁路同人救国会成立,声援东北(dōngběi)义勇军、上海19路军; 保定(bǎodìng)省立第二师范学校200余名学生组成的抗日义勇军(yìyǒngjūn)、国立交通大学(dàxué)唐山工程学院数百名学生组成的救国义勇军等抗日武装先后成立; 长城内外,救亡图存的声浪(shēnglàng)日益高涨。 为进一步推动民族革命运动,1931年底,中共河北(héběi)省委决定建立全省统一的(de)反帝同盟组织(zǔzhī)。次年6月,河北省反帝大同盟在北平成立,河北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又向前推进一步。 侵略,没有一刻停止。1932年,日军调动大批军队继续进攻,企图(qǐtú)将华北完全(wánquán)占据。 “这是咱们数千万劳苦民众的生死关头,起来(qǐlái)!反对日本(rìběn)帝国主义进攻河北!”“自动的武装(wǔzhuāng)起来保护河北劳苦民众与革命运动!坚决的进行民族革命战争!”…… 1932年7月1日,中共河北省委发出(fāchū)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(dìguózhǔyì)进攻河北宣言》,正式提出武装民众进行民族革命斗争的口号。 也是这一年,潘芷汀从沧县省立二中毕业,回到家乡泊头,在当地学校任教,培养进步青年群体,并参与创办(chuàngbàn)抗日刊物《乡村周报》,继续以文艺创作(wényìchuàngzuò)进行抗日宣传(xuānchuán)。 烽火连天的岁月,河北(héběi)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(xià),众志成城,广泛传播抗日救亡思想,激发各界人士抗争热情。此时播撒的革命火种,在卢沟桥畔响起侵略者(qīnlüèzhě)的枪声时,呈燎原之势,迅速染红燕赵大地。(河北日报记者(jìzhě) 孙 青) 关注河北日报,了解更(gèng)多权威资讯
烽火记忆丨起来!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河北!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